社工是否深思过这个问题,社会是如何改变的?

红哥 发表于 2018-4-15 19: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2013年间,中国社会工作体制建设,政策制定,市场构建,人才储备等等方面,都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大手笔的布局。

有一个现象,2013年的时候,我们介入涉及五千职工的ASM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街道总工会的领导主动和持续的接触工人听取意见,并积极的和资方管理层联系沟通。

而同时,盐田区社工尚未进入角色。我们作为一家民间组织,身份比较敏感和尴尬。

到了2018年,盐田招聘社工的广告显示,一线岗位薪资已领先深圳其他区。而我们还在转型的初级阶段,砥砺砥砺着。

曾经有一个社工入职我们机构。说起她曾在信访办岗位上,处理过的一些集体维权事件。社工在群体事件这的作用,曾经存在,至今估计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感。但是,不仅媒体不会为之张目,社工自己的成就感也极弱。工人反馈,就根本无法判断。这或许是有些人不认可官方途径解决工人维权需求的有效性的原因之一。

2015年,我们转型社工机构的时候,有朋友明确质疑过这个问题。是否我们失去了初心?更恶劣的讲,是不是投降了资本团伙?

这样的质疑我后来又陆续遭遇过几次。最近一次,一名从事业单位出来的社工面试我机构的时候,在了解到我们的工作历史和工作现状,就明确表示了不认可,且结论是,我们已迷失初心。

这其实要回溯一个原始问题,社会是如何改变的?我们是创造者,还是逐流者?

无论我们是在NGO阶段还是在社工机构阶段,都毫无疑问的是在从事社会工作。所以,社会是如何改变的,这个问题是原始问题,也是终极问题。

事实上,我们的初心不是,而且从来都不是,为资本的多样性添砖加瓦扮演“公益”角色,所以我们得不到资本的基金会资助,也是情理之中。相反那些所谓坚持“初心”的人们,他们的“初心”到底是什么?我们难道不值得深思么?

请看看这样的形容和评价:他们,拿到资助就干,拿不到就散,旗子打了N个了,换着玩。玩情怀。今天搞性别冲突,是因为基金会需要,明天搞留守儿童,也是因为基金会需要,后天搞工伤帮扶,还是因为基金会需要。在小富人眼前看来,装扮得还挺逼真……这是不是值得尊敬的所谓“初心”?
(来源:深圳社工群100208826
扫码入群,共享社工动能!
欢迎加入:深圳社工群(100208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